在经历了十年产能几乎为零的尴尬局面之后,页岩开采技术的突破使得美国页岩革命快速波及世界各个地区。这其中美国页岩气开采量的大幅增长也促使美国化工业巨头诸如陶氏化学,利安德巴塞尔,雪佛龙及埃克森美孚纷纷投资数十亿美元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建设新的乙烷裂解装置,目标在未来几年内将美国打造成全球主要石化产品出口市场。
美国化工业的"复兴"无疑给欧洲石化生产商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方面,中东低成本的石化产品和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化工公司已经给欧洲化工业带来不小的影响,而在全球消费市场没有巨大变化的情形下,随着页岩气开采为美国供应低成本的原料和能源,欧洲的石化生产商在低利润的石化产品市场中将很快被挤压出局。
在欧洲,石油企业往往使用成本高昂的石脑油作为原料的裂解装置。相比之下,美国使用的乙烷裂解装置无疑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但对环境的关注和更大的人口密度已经阻碍了欧洲开发自己的页岩气储量,美国天然气价格约为欧洲价格的三分之一,这直接导致欧洲的化工业处于竞争劣势。
据Bernstein研究公司估计,高企的油价和廉价的天然气使得美国整个化工行业的利润在2011年提高了14%,或60亿美元。而业界咨询公司eChem国际的董事长Paul Hodges在接受FT采访时表示,
"美国与欧洲的石化生产商在石化产品出口市场已经开始了抢夺战。美国的生产商已经掌握了成本优势,并且尽力在提高。"
而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标准普尔则指出,
"欧洲生产商必须面对行业的动态做出一系列果断的改变措施,旨在提高生产率和改善成本。"
事实上,欧洲的化工业生产商已经面临一些影响。德国朗盛计划至2015年秋天裁员1000个岗位。该公司约40%的销售额源自汽车和轮胎行业。朗盛的行政总裁Axel Heitmann对FT记者表示,
"朗盛正遭受来自轮胎及其他汽车产品市场的暂时性疲软。我们正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新的技术和创新工艺的研发。因为高端产品较少的承受周期性和定价压力。"
Valence Group化学品专业咨询公司合伙人Anton Ticktin表示,
"当前欧洲大多数石化生产商已经往产业链下游移动,以此求生存。他们正在关注和进入的是以技术更新和客户为中心的更加专业的领域。"
事实上,欧洲的一些化工业公司已经开始了"拯救"措施。德国巴斯夫集团已经与阿迪达斯进行合作,提供一种具有独特颗粒结构的特殊泡沫材料,该材料将被用于一款可以吸收冲击力并且更加轻盈舒适的跑鞋中。作为世界最大的化学品制造商,巴斯夫首席执行官Kurt Bock认为,尽管因为页岩的发展,公司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退出基于乙烯材料的化学品生产。但他相信通过技术更新仍可以保持公司的竞争实力。
此外,巴斯夫集团也充分利用美国本土低成本能源和原料的优势,在Port Arthur将公司原本的一个石油脑裂解装置改装成乙烷裂解装置。同时,德国工业气体公司林德集团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投资了一个造价达2亿美元,目前世界最大的以天然气气化为基础的复杂合成气化学品生产基地,以减少公司在欧洲本土的生产成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