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由目前的10-20%)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虽然国企利润上缴比例没令所有人印象深刻,但是中国领导层开始明确设定上交目标,这是值得赞赏的。
2)"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
投资者可以进入更多的领域,范围也超过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中国政策制定者希望最终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上海自贸区的改革经验,这也许是领导人对上海自贸区态度谨慎的部分原因。这个规定也凸显了上海自贸区的意义,后者将促使中国服务业向自由化发展。
3)"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三中全会公报列示了放松价格管制的领域,扩张至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
4)"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这可能打破政府对土地的垄断,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并能够为农民移居城市提供初始资金。
5)"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这个细节规定令人鼓舞。"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中央在这方面的规定几乎没有改变。然而,这方面的改革目前已经进行了清晰的规划,因此三中全会不需要进一步说明。
6)"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更加偏重环境污染、产能过剩和债务等。
7)"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
财政支出不再与财政收入挂钩。中国对财政赤字的评估也将把经济周期因素考虑进去。
8)"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是中国新领导层真正实施改革的迹象。
中国领导人在三中全会上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时间表,而是"到2020年,在主要改革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目标。我们现在仍然无法可靠的预测中国2014年的经济形势。但是,这次三中全会绝对是一个好的开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